安徽天康矿物电缆以铜导体、氧化镁绝缘层、铜护套为核心结构(部分型号外层加不锈钢护套),具有耐高温(长期工作温度≥250℃)、防火(火焰中可持续供电3小时以上)、防爆、耐腐蚀等特性,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、地铁、核电站等对消防与安全要求高的场所。其安装与敷设需严格遵循特殊工艺,以确保性能不受损。
一、安装前准备:
1.环境检查:敷设现场需无积水、无腐蚀性气体(如酸碱蒸汽),温度≥5℃(低温下氧化镁绝缘层易吸潮,需提前预热电缆至20℃以上);若在隧道或竖井中敷设,需清理障碍物(避免划伤铜护套)。
2.工具选择:使用铜芯专用剥线钳(避免损伤导体)、非金属材质的切割工具(如石英砂轮锯,禁用钢锯以免产生金属屑污染绝缘层)、干燥的清洁布(擦拭电缆表面)。
二、电缆敷设:
1.切割与端口处理:按设计长度切割电缆时,需在预定位置用记号笔标记,切割后迅速用清洁布擦拭端口(防止氧化镁吸潮),并用专用堵头(如铜帽或防火泥)封堵两端(避免施工期间灰尘进入)。
2.敷设路径规划:矿物电缆通常采用直埋、桥架、穿管或吊装方式。直埋时需覆盖细砂(厚度≥100mm)并浇筑混凝土保护层(厚度≥150mm);穿管敷设时,管材必须为非磁性金属管(如镀锌钢管)或阻燃PVC管(内壁光滑,避免刮伤护套),管径比电缆外径大20%-30%(便于穿线);桥架敷设时,电缆间距≥100mm(防止相互摩擦)。
3.弯曲半径控制:为避免绝缘层与导体断裂,弯曲半径需≥电缆外径的6倍(普通矿物电缆)或10倍(大截面电缆,如截面积≥300mm²),严禁出现“死弯”(局部弯曲半径过小)。
4.固定与支撑:水平敷设时,每隔1.5-2m用电缆夹具(非磁性材质,如尼龙或铝合金)固定;垂直敷设时,每层楼板处需设置承重支架(承载电缆自重+拉力),支架间距≤2m(防止电缆下垂拉伸绝缘层)。
三、终端与中间接头制作:
1.终端头制作:剥除护套与绝缘层后(长度按设计要求),需用专用清洁剂(如无水乙醇)擦拭导体与绝缘层表面(去除氧化镁粉尘),然后安装终端套管(铜或不锈钢材质),通过压接或焊接确保导体与接线端子连接牢固(接触电阻≤同截面导线连接电阻的1.2倍),然后用防火密封胶填充套管与电缆护套间的空隙(防止潮气侵入)。
2.中间接头制作:若电缆需分段连接,需在接头处剥除护套(长度≥500mm),将两段电缆的导体对接(采用压接或氩弧焊,焊接温度≥800℃,确保氧化镁绝缘层无碳化),然后用氧化镁粉末填充间隙(恢复绝缘性能),然后用铜护套(或不锈钢护套)包裹接头(焊接密封),并进行耐压试验(施加2.5倍额定电压,持续1分钟无击穿)。
四、测试与验收:
安装完成后,需进行绝缘电阻测试(用2500V兆欧表测量,绝缘电阻≥1000MΩ·km)、耐压试验(施加1.5倍额定电压,持续10分钟无闪络)、载流量验证(通过热成像仪检测运行温度,导体温度≤250℃)。
安徽天康矿物电缆的安装与敷设需以“保护绝缘层、确保导电连续性、防火防爆”为核心,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,实现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,为关键设施提供“生命线”级的电力保障。